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感受日照15年之变(2004年11月25日)


   钢琴、电脑、空调、汽车……这对于1989年刚刚跨入地级市行列的日照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在脱胎换骨的15年后,日照人已在充分地享受它们…… 
    建立地级市以来的15年,是我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15年,是我市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15年,是劳动就业工作取得重大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15年。15年来的巨变使每个日照人惊喜。工资翻番涨 
    建立地级市以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制定了新的企业工资标准,企业推行了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制度,调整了工资标准,实行职级工资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工资分配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在职工工资总额快速增加、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分配结构逐渐趋向合理。 
    2003年全市累计发放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6.98亿元,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工资总额10.69亿元,与建市之初的1989年的1.74亿元相比,14年间,工资总额增长了8.8倍,年均递增17.7%。 
    随着用工、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特别是随着企业效益和地方财政状况的不断改善,全市职工工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2003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0229元,比1989年增加了8542元,增长5.1倍,年均递增13.7%。就业规模扩大 
    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市的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以市场化为基本特征的就业管理体制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就业管理体制改革初期,我们废除了“统包统配”的就业模式,鼓励新增劳动力自主择业,使得这部分人的流动性大大增强,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到建立地级市之初的1989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达到10.61万人。全市上下深化用工制度改革步伐,大力推进企业改制进程,在企业普遍开展减员增效的情况下,依靠扩大经济规模、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再就业工程等措施,保持了就业队伍的稳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3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已达16.63万人,与建立地级市之初的1989年相比,在岗职工增加了6.0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0.43万人,年均递增3.3%。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建立地级市以来,随着全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吃穿用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质量档次明显提高,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得到确立。多数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据测算,现在市场上主要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基本上为100%,供不应求的商品很难找到;消费者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商品供应不断好转,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购,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对生产者的导向作用增强。 
    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为个体私营业户提供了广阔的经营空间。我市个体和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03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31517户,从业人员达4.83万人;私营企业发展到3763户,从业人员达5.62万人,分别是1993年的26.7倍、14倍。从商品销售情况看,2003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3.47亿元,零售市场占有率仅为15.2%,比1993年降低了35.2个百分点,而非公有经济中个体、私营、其他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75.43亿元,零售市场占有率为84.8%,比1993年提高了61.3个百分点。 
    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购买力急剧膨胀,原有的小百货商店、专业店及杂货店已不能适应日趋扩大的消费需求。我市流通企业积极改变综合性封闭式经营,实行专业化、系列化销售;改变传统经营形态,发展连锁、代理、配送等新的营销形式。同时,拍卖、旧货市场等营销方式也不断完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建立地级市以来,全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失业、女工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险体系,险种逐渐齐全,制度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城镇私营个体企业,全市符合条件的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参保率逐年提高;医疗保险,实施“大病社保、小病自保、企业辅保”的“三金结构”办法,也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到2003年,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84万人,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1.01万人,收缴保险费8531万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拔高 
    建立地级日照市的15年,是我市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最快的时期。  我市把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摆在了重要位置,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大量安置城镇人员就业,并连续几次调整工资,恢复了奖金制度,逐步扩大实行记件工资的范围,职工工资收入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也随之提高;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农民收入也有了快速增长。 
    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06元,比1989年增加2639元,年均增长12.1%,比1992年增加2518元,年均增长13.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875元,比1989年增加6645元,年均增长14.2%,比 1992年增加5978元,年均增长13.8%。 
    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方面都有很大改善。到2003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5844元,比1998年增长了39%,比1989年增长4.2倍;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78元,比 1989年增长4.05倍,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时尚,用讲究高档,住讲究宽敞,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家用汽车、家用电脑、钢琴、大屏幕彩电等高档消费品快步进入城市居民家庭,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快速进入农民家庭。城乡居民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娱乐文化教育消费增长,紧张的工作之余,卡拉OK、跳舞、外出旅游、上互联网成为新选择,城乡居民家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03年农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224元,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8.6年,分别比1992年增长6.7倍和 17.9%。 
    建立地级市之初,城乡居民家庭住房条件比较落后,主要以设施简陋、配套不全的平房为主,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是当时居民想象中的生活条件。地级日照市建立以后,我市不断加大民用住宅建设投资力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新建了兴海、昭阳、林滩、港务局一区等一大批居民生活小区,石臼居委会所属村居开始旧村改造。1996年以后随着新市区的开发和建设,市直机关第一生活区、望海小区、城建花园、舒斯贝尔花园等功能更加齐全、设施更加配套的居住小区相继建成。到1998年底,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16.3平方米,自来水、卫生设备、取暖设备、厨房等配套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单元式配套楼房已占到76%,地毯、木地板、瓷砖悄悄进入普通居民家庭,住房装修成为消费热点。最近几年,日照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同步进行,单元式配套住房比重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家庭乔迁新居,居住面积和居住环境都有很大改善。2003年底,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0.5平方米。 
    对农民来讲,日照建立地级市以来,对农村旧村改造工作进度加快,农村规划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2003年全市农村居民砖木结构住房已达到91.8%,人均住房面积26.5平方米,人均住房价值5790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56.6%、36.6%和3.2倍。  


作者:陈颖 来源: 日照新闻网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