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优势育产业 特色连成片——看莒县如何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乡镇工业(2005年01月27日)
刘官庄的塑料、长岭的砖瓦、龙山的石材、夏庄的小五金、陵阳的蔬菜加工……隆冬时节,记者穿行在莒州大地看到,从沟壑纵横的北七乡镇到广袤辽阔的莒中平原,莒县几乎每个乡镇都立足实际,培育起了独具特色、发展前景喜人的“拳头”工业项目,撑起了发展镇域经济的脊梁。换个视角:优势当支点 110万亩耕地,农产品十分丰富;58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富裕;矿产资源量足质优,亟待可持续开发;乡镇工业有一定基础,培育壮大前景看好……莒县各级在思维转轨中清醒地认识到:不能老是妄自菲薄,自己的发展优势很清楚,关键是把这些优势当作“支点”,围绕支点配套发展,使经常写在纸上、挂在口头上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项目优势,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有效益的经济优势。基于这一思路,2004年1—10月份,全县新上、扩建农产品加工贮藏企业19家,总投资9140万元。目前,全县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672家,预计全年实现产值40亿元,利税3.6亿元,使60%的农副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在50%以上,农产品自营出口额占全县自营出口额的60%以上。其中,全县绿芦笋加工量占全省的80%以上。目前,全县共建立各类农业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团体60余个,有10余种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去年以来,县里把服装加工业列为重点培植产业,鼓励各乡镇按照“规模发展、品牌带动、外向开拓”的思路,做大做强服务产业,促进工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尤其是城阳镇的山东标志服装厂、民营企业桑诺珂制衣已成为当地的服装业“龙头”,产品畅销国内外,其中桑诺珂制衣还在韩国设立驻外企业。目前,全县服装加工企业发展到133家,年生产服装1200万件(套),从业人员9200多人。预计2004年全县乡镇工商税收实现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工商税收占乡镇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可达3029元,比上年增长10%。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在莒县刘官庄镇的塑料包装、中楼镇的橡胶和夏庄镇的五金加工业等起步较早,已初步形成了“小企业、大集群”的专业化、集群化生产格局。去年以来,县里引导这些镇把发展工业的重点放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上,通过适时规划建设工业小区,吸引相关企业适度向小区聚集,引导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膨胀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促进了传统产业发展。目前,刘官庄镇成为全国三大塑料制品产销地之一。三个镇的特色加工业户发展到3000余家。同时,坚持把发展乡镇工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强规划引导,促进工业项目向小区集中,向重点乡镇集中,发挥规模集聚效应,以城带业,以企兴城。 蓄足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各乡镇找准并利用优势大力培植乡镇工业的良好势头,县里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在活力、质量和乡镇工业的生命力上下功夫,使乡镇工业在规模和发展后劲上不断突破和超越。县里在千方百计注入资金的同时,坚持启动民办、借助外力,引导市场民营经济重投入、上档次、上规模。同时,加大对外招商力度,依托外商投资促进乡镇工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对民营业户占30%以上的专业村和专业村占30%以上的专业乡镇,在行政事业收费上给予优惠;对年度纳税十佳企业和年度自营出口前10名的企业,实行经济重奖。到去年10月底,全县乡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4265户,私营企业发展到851家,分别比上年增加2634户、160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9.14亿元,实缴税金1.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3%和64%。发挥优势:科学发展 "立足优势发展,并不是盲目无限度地掠夺优势,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为人民带来可持续的效益"。按照这种认识,该县在发展乡镇工业项目中,始终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切实保护耕地资源。想方设法盘活闲置厂房设施。目前,全县共利用闲置房屋、院落引进项目100余个。同时严格控制污染项目落地,去年引进的水泥项目都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工艺先进、耗能低、污染小的企业。该县还依靠科技助推企业发展,加大现有企业技改力度。去年全县乡镇工业企业技改投入达到2亿元,"三废"排放量同比减少了38%。 县委、县政府注意引导乡镇干部从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学会抓工业,善于抓工业。特别是引导乡镇干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学赶诸城和接轨青岛、融入半岛"等活动,使广大乡镇干部更新了观念,认清了优势,坚定了信心,进一步增强了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他们实行工作目标综合考核。为引导乡镇抓工业、抓大项目,县里把新上工业项目和技改项目、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工商税收等经济指标列入乡镇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千分制考核,乡镇新上工业项目和技改项目每投入50万元加2分,每新增一处销售收入过500万元、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分别加10分和20分。县里还加强政策引导,决定全县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的出口退税地方承担部分全部由县财政负担。仅此一项,县财政为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负担出口退税1000余万元。
作者:卢延国 来源: 日照新闻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