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运河文化同体育文化结合 日照水上运动会成范例(2007年10月15日)
运河文化与体育文化,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文化,究竟有怎样的结合点?13日的“2007北京·通州运河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高峰论坛”作了相关探讨。 通州地处京杭大运河北起点,运河文化源远流长。运河文化具有包容、沟通、融合等特点;运河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相比之下,体育文化在强调竞技性的同时,还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逐步呈现出休闲娱乐的功能。而且,体育同样具有沟通、融合(各个项目、国内外训练方法和理念)的特点。 通州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历史上成为京东重要的贸易中心。通州目前定位于“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总体规划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功能”,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规模化城市地区。主要发展以文化产业为主体的现代综合服务业,引导发展商务、金融、会展等功能。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将其运河文化同体育文化结合,尤其是与水上运动结合无疑是一种途径。 通州区副区长刘淑华表示,希望结合运河文化,借助水上运动,打造有通州特色的文化。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爱杰则以日照水上运动会为例,阐述水上运动给当地带来的巨大效益,以及水上运动与运河文化的合作前景。 北京体育大学袁守龙博士提出“水上马拉松、中国水州、水文明博览会、水的共荣圈”等创意,并表示运河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结合应当立足于高、新、创、无。清华大学陈小平教授则从打造北京自己的“节日”的角度提出两种文化的结合点,并以国外知名的狂欢节为例加以阐释。中央电视台“我的奥林匹克”主编房学峰从赛艇等水上运动在国外颇受欢迎的角度讨论了水上运动在国内的发展前景。 论坛为正确处理运河文化延伸与水上运动开发之间的关系,为两种文化的结合提出了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论坛由通州区政府、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央电视台主办,那函国际体育有限公司、北京新城基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作者:公兵 来源: 新华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