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日照社会各界收看十七大 民生话题备受关注(2007年10月16日)
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从企业到商场,从广场大屏幕到群众家中,一台台电视机定格在同一个画面,一台台收音机传出一个共同的声音,一台台电脑点击一个共同的词汇…… 10月15日上午9时,日照社会各界的眼睛凝视着同一个画面,共听同一个声音,喜气洋洋地收看收听十七大开幕式盛况。 让市民和各行各业工作者感受最深的,是十七大报告中“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话题。 有事实为证。单是2007年,日照就有许多民生“亮点”可圈可点。 投资4860万元,新建280个村的自来水工程,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投入7163万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24万名学生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对1.6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投入2145万元,改善农村“五保”对象集中居住条件,“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5%;完成13处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补助额提高到40元;投资1.42亿元,启动市区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贯通7条对居民出行影响较大的城市次干道;实施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培训和技能扶贫工程,免费开展再就业培训6800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被媒体誉为“民生盛筵”的党的十七大,究竟为我们带来哪些希冀和梦想?15日上午,一些接受采访的普通民众都表达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寄望十七大能更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老家是东港区三庄镇的个体工商户王莉表示,她儿子现在在老城区私立小学上四年级,但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敢保证,而且学费也不便宜。她希望外地孩子以后也能像本地孩子一样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中心小学校长董书存说,近年来,我市已经采取了多种制度创新,如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培养免费师范生服务农村等,期待着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教育不公的矛盾。 魏旭晟是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的一名大三学生,“很感激国家对我们贫困大学生的支持,我才能顺利就读大学。”作为贫困生,小魏每年都能领到500元的助学金,加上他平时勤工俭学挣的钱,每月的生活费都可以自己解决。 市内一家房地产公司职员王真海告诉记者,他希望以后企业能适当提高大学生的待遇,真正体现对人才的尊重,也能让年轻人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当前,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还有一个不小的群体:他们有病不能及时看,该住院不能及时住院,病未痊愈便要求离开医院,生怕承担不了高昂的医疗费用。 对此,市人民医院宣传科科长韩崇伟则表示,老百姓所说的“看病难”,主要是指“两头难”: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难;在偏远农村地区看病难。其根源是,医疗卫生资源在短缺的情况下,配置还不是很合理。希望十七大召开之后,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 在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一名刘姓退休干部则认为,现在的医保钱不多,保障范围有限,尤其当有了大病时,似乎又不够用,希望以后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比如医保能够扩大保障覆盖面,病种多一些,另外能否参照商业保险那样做得更细一点,比如按年龄分层次投保,结算线定得更有弹性,单位适当提高投保比例等。
作者:孟锋 来源:
〖关闭窗口〗